顶灯说唱

“顶灯说唱”是崇信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形成的民间曲艺形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窑镇杨安村一带。民国初年,赤城乡公所杨安村富户之子杨栓贵经常赌博,其父好言劝诫无效,无奈之中便在杨回家后进行惩罚,让其头顶点燃的清油灯跪地三天,不给吃喝,后此事传出。1920年春节,村里筹办社火时,村民刘保娃从杨栓贵受罚顶灯得到启示,便在社火坛里头顶燃灯载歌载舞,深受村民喜爱。从此,“顶灯”便成了社火里的一个传统节目,后逐步演变为“顶灯说唱”。

“顶灯说唱”采取边说边唱,同时掺杂一些高难度的武术杂技动作进行表演,主要反映百姓家庭生活中发生的故事,教育年轻人自爱自尊,自立自强,摒弃不良习气,勤劳善良,建立和睦幸福的家庭。“说”就是角色以吟诵的形式自述或对白;“唱”就是合唱民间小曲《十盏灯》;“武”就是在保证头顶燃灯不能熄灭的同时,不停顿的做一些难度较大的技巧性动作,如:“倒推研磨”、“猴浇尿”、“老鼠过道”、“黑驴打滚”等,以此增加节目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2011年10月,“顶灯说唱”被列入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 山梁走唱

下一篇: 点灯背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