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县2014年财政总决算编报说明

崇信县2014年财政总决算编报

说   明

2014年,我县财政工作在上级财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按照保增长、保稳定、促民生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各项财税政策,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强化组织收入,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依法理财、科学理财,财政支出在确保职工工资正常发放和全县机关正常运转的同时,全力保障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农业等重点民生领域,促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完成了年度财政预算任务。

一、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6506万元,占预算32620万元的81.3%,同比下降6.6%;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7138万元,占预算66119万元的86.4%,下降1.5%;财政总支出完成96675万元,增支6488万元,增长7.2%。

(一)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分征收机关:国税部门完成7745万元,占预算的93.3%,同比增收1038万元,增长15.5%;地税部门完成13599万元,占预算的74.8%,减收2209万元,下降14%;非税部门完成5162万元,占预算的84%,增收689万元,下降11.8%。

分税种完成情况:1、增值税完成7745万元,较上年6507万元增收1238万元,增长19%;2、营业税完成4062万元,较上年4017万元增收45万元,增长1.1%;3、企业所得税完成265万元,较上年1187万元减收922万元,下降77.7%;4、个人所得税完成626万元,较上年356万元增收270万元,增长75.8%;5、资源税完成2922万元,较上年4368万元减收1446万元,下降33.1%;6、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1851万元,较上年2498万元减收647万元,下降25.9%;7、房产税完成927万元,较上年696万元增收231万元,增长33.2%;8、印花税完成277万元,较上年376万元减收99万元,下降26.3%;9、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570万元,较上年368万元增收202万元,增长54.9%;10、土地增值税完成374万元,较上年204万元增收170万元,增长83.3%;11、车船使用税完成190万元,较上年151万元增收39万元,增长25.8%;12、耕地占用税完成185万元,较上年102万元增收83万元,增长81.4%;13、契税完成229万元,较上年59万元增收170万元,增长288.1%;14、专项收入完成1199万元,较上年1517万元减收318万元,下降21%;15、行政性收费收入完成1509万元,较上年1219万元增收290万元,增长23.8%;16、罚没收入完成564万元,较上年551万元增收13万元,增长2.4%;17、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1639万元,较上年3536万元减收1897万元,下降53.6%;18、其他收入完成372万元,较上年454万元减收82万元,下降18.1%。

(二)财政支出完成情况

2014年,全县财政总支出完成96675万元,同比增支6488万元,增长7.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93062万元,同比增支10070万元,增长12.1%;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613万元,减支3582万元,下降49.8%。财政预算支出在确保正常工资和调资政策兑现的前提下,保证了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科学、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农业等各项重点支出的需要。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分科目支出情况: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698万元,增支1600万元,增长14.4%;国防支出7万元;公共安全支出2387万元,减支780万元,下降24.6%;教育支出19811万元,增支269万元,增长1.4%;科学技术支出494万元,增支43万元,增长9.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897万元,增支326万元,增长20.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059万元,增支1158万元,增长10.6%;医疗卫生支出8032万元,增支1388万元,增长20.9%;节能环保支出7092万元,增支801万元,增长12.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621万元,增支324万元,增长25%;农林水事务支出21202万元,增支9103万元,增长75.2%;交通运输支出1218万元,增支222万元,增长22.3%;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338万元,减支523万元,下降60.7%;商业服务等事务支出251万元,减支64万元,下降20.3%;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1174万元,减支4354万元,下降78.8%;住房保障支出2297万元,增支903万元,增支64.8%;粮油物资管理事务支出222万元,增支9万元,增长4.2%;债务付息支出30万元;其他支出232万元,减支100万元,下降30.1%。

(三)预算执行结果

2014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6506万元,加上税收返还补助1235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98万元、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15万元、其他税收返还-55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8970万元、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1889万元、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109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3579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2423万元、结算补助收入881万元(定额结算补助2万元、固调税减收补助4万元、2003年体制调整返还基数194万元、2009年体制调整返还基数-259万元、营业税增量返还136万元、天然林保护补助3万元、高校毕业生及退役运动员到基层就业补助473万元、街道办公用经费和社区人员经费18万元、市级补助配套资金53万元、烟草税收返还17万元、财政运行困难财力补助95万元、基层政权建设项目资金140万元、财政监督机构业务费5万元)、企事业单位预算划转补助435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补助收入2201万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1968万元、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转移支付233万元)、公共安全转移支付收入471万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93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转移支付2953万元(村干部养老保险省级财政补助资金14万元、14年城市低保693万元、农村低保1102万元、14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移支付973万元、14年就业补助105万元)医疗卫生转移支付2919万元(新型合作医疗补助2503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69万元、农村、城市医疗救助190万元、公共卫生转移支付57万元)、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考核31万元、新增村干部报酬37万元、专项补助收入36763万元、公共财政预算调入资金964万元、动用上年结余4万元,剔除专项上解208万元,可用财力93167万元,与当年支出93062万元相抵后结余105万元。

(四)资金结算情况

2014年省、市下达专项资金36763万元,基金专项2218万元,加各项转移支付结算补助29138万元,当年省财政应汇补助款68119万元,减各项上解208万元,实际应汇补助款67911万元,省财政厅已汇63787万元(专户直汇3205万元)。当年省财政长汇我县资金-4124万元,加上历年长汇款4685万元,2014年年终结算累计省财政长汇我县资金561万元。

(五)基金预算收支执行结果

2014年县级基金收入1983万元,专项基金收入2218万元,上年结余631万元。与当年基金支出3613万元相抵后,基金预算结余1219万元。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1、暂存款2226万元(14年国库集中支付年终结余)。

2、暂付款1949万元。

二、预算执行工作措施

1.以保障需要为根本,千方百计抓收入。今年以来,面对煤炭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结构性减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诸多减税让利政策密集出台,廉租房配售等非税一次性收入减少等严峻形势,县上审时度势,积极应对,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了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一是从去年年底,就分析测算今年的收入,在元月份及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三家征收机关,并在省、市财政会议尚未召开前,率先召开财政工作会,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二是县上及时成立全县财政收入协调领导小组,研究形势,跟紧调度,建立了旬统计、月评比、季调度、半年考核制度。在收入非常困难的关键时刻,多次下乡镇、进企业、深入纳税户,查找原因,解决问题。三是财税部门将任务落实到具体征管单位,考核到具体人员,坚持主体税种和零散税收一起抓,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同征管,特别对煤炭等骨干财源企业严格征管,对建设项目建安营业税及时监控,对土地出让、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等一次性收入足额收缴,建立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和限时办结、任务倒逼等机制。四是县协税护税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发挥职能作用,从工程管理、证照办理、监督检查等方面,盯源头,抓关键,全力协税护税。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减收因素对全县收入造成的影响,实现了应收尽收。

2.以保障民生为重点,想方设法调结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各项政策规定,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将财力向民生倾斜,全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7.8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1%。三农方面,全县累计发放惠农资金51项8954万元,农民户均受益4711元;争取和落实财政奖补资金1022万元,实施“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项目36个;投入财政资金1724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4个,其中建设高标准梯田7000亩;累计投入担保基金2760万元,支持妇女小额、产业发展等各类贷款2.8亿元,落实财政贴息781万元;及时拨付县乡公路建设、河堤治理、土地整理等项目资金4451万元,有效支持了各类涉农项目建设。教育方面,在足额落实教育经费的同时,投入资金6400万元,支持义务教育均衡县创建、黄寨中学建设等项目17个,拨付职中学费减免补助及助学金74万元、学前教育发展资金390万元、寄宿生生活费204万元、农村中小学学生营养餐补助482万元、“两后生”培训资金146万元,有力支持了教育事业发展。社会保障方面,落实扩面提标,做到应保尽保,累计发放各类社会保障资金11105万元,农村低保提高15%,月人均由101元提高到116元;城镇低保提高15%,月人均由245元提高到282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分散供养年人均分别提高到3840元、312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月人均由60元提高到65元,孤儿救助、优抚抚恤、企业职工养老、高龄老人补贴等按照政策全面得到提高和保障;投入资金1227万元,通过公益性岗位、创业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等途径,有力支持了就业再就业工作;投入资金2509万元,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途径,使城乡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医疗卫生方面,全县共筹集新农合基金2630万元,累计为10158人次报销医药费2617万元;筹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170万元,累计为337人次报销了医药费;投入资金2010万元,全力支持了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25个村卫生室建设;拨付资金675万元,支持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年人均由30元提高到35元;投入资金563万元,支持了县计生服务站扩建,落实了各类计划生育服务和优惠政策。另外,投入资金4450万元,支持了全县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投入资金16549多万元,支持了全县重大项目。全县城乡群众充分享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3.以完善机制为目的,求真务实抓改革。继续扩大“营改增”试点,完成邮政服务业和电信业“营改增”工作。完善财政预算编制制度,采取“零基”预算的方法,细化功能分类和支出事项,全面编制财政总预算和部门预算,使全县总预算和“一个部门、一套预算”相互衔接。通过县政府网站和部门网站,对2013年全县决算、2014年全县预算和部门预算全部进行了公开。撤销县资金结算中心,取消乡镇财政所代理记账业务,恢复各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主体地位,理顺了财政管理体制,实现了责、权统一。建成 “金财工程”县级平台财政一体化应用系统,彻底告别了手工记账、手工拨款的历史,真正实现了“预算网上编、指标网上下、计划网上报、资金网上付、数据网上查、报表网上统、监督网上管”,使财政业务办理更加公开透明、快捷高效,优化了业务流程,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部门单位。制定了《崇信县国库直接支付管理办法》,对所有预算单位、所有财政资金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真正落实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行公务卡应用,全县110个单位共办理公务卡504张,单位覆盖率达到63%,使用刷卡率达到32%。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方式改革,完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建设、升级改造和资产审核、数据录入工作,全县资产划转、处置、核销全部实现了网络监管。依据上级规定,修订完善了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制度和办法,用制度管事、管资金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4.以保障发展为关键,尽心竭力争资金。今年,我局把争项目、争资金作为提高全县财政保障能力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积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汇报衔接,准确掌握和发布上级各类项目投资指南,及时捕捉和提供投资信息,努力为各乡镇、各部门争项目、争资金搞好服务。一年来,通过财政部门共申报项目287个,申报资金4.9亿元,争取到项目236个,争取到项目资金3.73亿元,比上年增长18%。积极主动向省、市财政部门汇报我县财政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衔接和争取各类转移支付和财力性补助资金2.12亿元,比上年增长 7%,有效弥补了全县财力缺口。积极为各乡镇、各部门提供财政往来结算票据和捐赠票据,通过上级部门、社会团体、企业和社会各界,共争取资金1292万元,有效增加了争资途径。2014年,全县共争取上级各类资金6.72亿元,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69%,其中财政局直接争取项目资金3900万元,占计划的134% ,有效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5.以资产投资为基础,齐心协力抓项目。一年来,财政局坚持以项目建设为先导,采取加强财政项目和加大招商引资等一系列措施和办法,确保了财政项目、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等工作超额完成。一是财政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完成投资2074万元,累计修建排洪渠24.1公里,硬化道路8.8公里,沙化道路22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367盏,在全省综合考核中进入了全省先进县行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24万元,占年初计划的177%,其中黄寨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50万元,占计划的140%,建成梯田7000亩;黄寨乡肉牛养殖小区建设完成投资234万元,占计划的100%;崇信县9000吨设施蔬菜种植基地扩建项目完成投资163万元,占计划的100%;崇信县25万吨生物有机肥加工改扩建项目完成投资450 万元,其中争取国家和省级投资182万元。二是招商引资任务超额完成。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和档案局一道,先后引进平凉市新世纪集团集中供热、崇信县芮水彩带塑料公司等招商引资2个,累计完成投资10800万元,占任务的108%,既确保了县城新区集中供热需要,也填补全县农膜生产企业的空白。通过以上措施,我局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503万元,占任务的250%,较大幅度的超额完成了年初县上下达的任务。

6.以规范秩序为落点,凝心聚力抓监管。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财经纪律和“三公”经费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县2011年以来所有财政性资金进行了检查,共检查资金19.93亿元,检查面达到100%;认真开展惠民政策落实及惠民资金管理专项整治,各乡镇和相关单位自查面达到100%,县上对乡镇、村社抽查面分别达到100%和30%,并深入部分农户开展了调查和评议,抽查资金量达到2.8亿元。持续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和公务用车清理。制定了《崇信县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对22类重大项目和3个部门开展了绩效评价,评价资金占到财政总支出的20%。开展了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抽检重点单位6个。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审批程序,加大投资预决算审核力度,全年共审核项目预算83个,审核资金19146万元,核减资金3768万元,核减率达到19.7%。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全年共批复项目财务决算32个,涉及资金1.4亿元。完善政府采购程序,网上发布采购招标公告,聘请相关单位监督开标过程,限期公示中标单位,全县采购规模达到4431万元,资金节约率达15%。持续推行财政、监察、审计联合检查机制,切实增强了震慑作用。健全完善单位财务内控机制和监管机制,持续推行副职分管财务和财务会签制度,全县各单位财务管理基本规范,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7.以效能建设为途径,持之以恒抓管理。一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显著。围绕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工作步骤,财政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的工作使命感,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思想先导,抓学习教育;坚持组织动员,抓活动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抓问题查摆;坚持严的标准,抓整改落实;坚持责任落实,抓机制建立,切实解决了财政部门存在的“部门病”和“职业病”,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二是加强财政信息报送和网站留言办理。一年来,财政局累计报送信息45篇,占任务的125%,被县上采用45篇,采用率达到100%,充分反映了财政动态。累计办理政府网站留言1条,办结率达到100%。同时,通过政务专网收发文件2300份,及时率达到100%。三是加强督办事项的办理。一年来,财政局累计收到县委、县政府等交办事项12个,办结率达到100%,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定了《财政局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签订了责任书,坚持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调度,实现 “一岗双责”,落实主体责任,确保了财政干部和财政资金“两个”安全。五是加强基层财政管理。深入贯彻落实财政部制订的《财政业务流程规范》和《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办法和流程》,在全国县区财政工作综合考核中,取得了第247名,是全省进入全国前500名的17个县区之一;乡镇财政考核取得了全省第21名;农业综合开发考核取得了全省县区第1名。六是加强了精神文明等各项工作管理。顺利争创了省级文明单位和“省特级”档案室,依法行政、社会管理、计划生育等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 2016年财政预算(公开表)

下一篇: 2014年度崇信县政府性基金收支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