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崇信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和县委十四届五次全委(扩大)会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牛果菜富民、煤电化强县,全力以赴抓项目、兴产业、强基础、惠民生、促统筹,全县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推进富民强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2.59亿元,可比价同比增长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1717元(人口按10.28万人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83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1.91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84亿元,增长12.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17.0:71.1:11.9调整为今年的17.9:67.2:14.9。
二、农 业
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价)完成5.7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59%,其中:农业3.84亿元,增长5.94%;林业0.06亿元,增长16.59%;牧业1.78亿元,增长4.56%。年末耕地面积36.6万亩,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5.92万亩。粮食播种面积29.26 万亩,其中:小麦面积11.01万亩,玉米面积7.01万亩。其它经济作物中油料面积8.03 万亩,蔬菜面积6.34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达到6.1万吨,比上年增长0.04%。油料产量0.78万吨,水果产量2.83万吨,蔬菜产量10.47万吨。
全年畜牧业总产值(现价)完成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肉类总产量0.86万吨,比上年增长16.22%,大家畜年末存栏6.72万头,牛存栏6.34万头,出栏4.74万头,羊存栏4.04万只,出栏2.67万只,猪存栏2.88万头,出栏3.19万头。
全年有效灌溉面积2.7万亩,新修梯田2.48万亩。
三、工 业
工业总产值达到48.49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5.72亿元,比上年增长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9.9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表一: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品种 |
单位 |
2013年完成 |
比上年增减% |
原煤 |
万吨 |
755.8 |
10 |
火力发电 |
亿千瓦时 |
56.9 |
10 |
机砖 |
万块 |
9000 |
-5.3 |
地毯 |
平方米 |
8000 |
-3.6 |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6.24亿元,比上年增长8.05%,实现利税总额2.86亿元,比上年下降20.69%。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3年,全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7亿元,同比增长32.85%,其中,项目投资完成35.46亿元,同比增长11.98%,房地产投资完成7.24亿元,同比增长1422.93%。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全年完成客运量178.28万人(次),货运量36.71万吨,总周转量达到11042.01万吨公里,道路运输产值完成1.01亿元。全县累计建成建制村停靠站109个,实现了全覆盖。实施农村公路延伸工程17项41.4公里,全县油路通村率达到100%。
邮电:全县邮电业务总量完成5523万元,报纸征订份数119200份,杂志1808份,年末全县电话总户数达到89076户。其中:固定电话8134户,电信手机户数19001户,移动手机户数53900户,联通手机户数8041户,电话普及率达到86.7部/百人。互联网上网达到7767户。
旅游:全年共接待各类游客82万人(次),同比增长2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25%。
六、商业和财政
商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56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城镇实现消费品总额3.35亿元,同比增长17.3%,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21亿元,同比增长10.8%。
财政:全年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8亿元,比上年下降9.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84亿元,比上年增长5.7%,财政支出完成9.02亿元,比上年下降14.6%。
七、教育和卫生
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100%,全县共有在校学生 15826人。其中:幼儿园在校学生 2724人,小学在校学生 6138 人,初中在校学生 3014人,高中在校学生 2858人,职业高中1092人。高考上线人数逐年增加,全年本科院校录取 294人,独立院校 117人,专科高职批424人。
卫生:年末全县卫生机构数135个,床位数328张,卫生机构人员421人,执业医师110人,护士121人。村卫生室87个,村医生96人,个体诊所27所。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8.08万人,参合率达到99.27%。
八、广播电视和文化体育
广播电视:全县有线电视频道达到63套,广播节目4套,电视发射转播台1座,农村广播“村村响”“户户通”工程顺利建成。电视覆盖率为98.3%,全县广播覆盖率为98.7%。
文化体育:年末全县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5户,从业人员465人,文化产业增加值完成2000万元,同比增长38.89%。全县有演艺公司1个,文化馆、博物馆和图书馆各1个,乡级文化站7个,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79个。建成81个农家书屋和11个乡村级体育场。组织各类文化活动15项,21场(次),年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010多场(次),每村12场,剧团演出434多场次。
九、金融和保险
表二:2013年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及其增长速度 |
|||
指 标 |
单位 |
2013年末数 |
比上年末增长% |
各项存款余额 |
万元 |
292244 |
18.01 |
其中:储蓄存款 |
万元 |
179364 |
20.7 |
各项贷款余额 |
万元 |
161161 |
19.19 |
其中:短期贷款 |
万元 |
15419 |
27.2 |
中长期贷款 |
万元 |
145742 |
18.4 |
金融: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9.22亿元,较年初增加4.46亿元,增长18.01%;各项贷款余额为16.12亿元,较年初增加2.59亿元,增长19.1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7.94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全县人均储蓄存款17446元,人均贷款15677元。
保险:2013年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3090万元。较上年增长22.47%。理赔支出1031万元,增长32.18%。
十、人民生活
人民生活:全县期末从业人员15241人,从业人员工资总额90995万元,平均工资60434元,比上年增长20.26%,其中: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69256元,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45621元,机关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4019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73元,比上年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20元,比上年增长11.8%。
社会保障:全县城镇职工有2781人参加失业保险,2691人参加养老保险,职工参加医疗保险4861人,居民参加医疗保险5440人,工伤保险3563人,生育保险3504人;全县8700名困难群众享受农村低保,2234名城镇困难居民享受城市低保,五保供养人数344人。
十一 、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资源:年末全县土地面积84903公顷。其中,耕地20317.49公顷,园地1755.94公顷,林地48252.47公顷,草地5171.16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032.91公顷,交通运输用地973.67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67.13公顷,其它用地3732.16公顷。
年末全县水资源总量2.41亿立方米,人饮供水总量51.21万立方米,用水总量1518.18万立方米,全年降水量655.9mm,年末水库库容380万立方米,年自产经流量5770万立方米。
环境保护:全县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控制在了4205吨以内,削减365吨,同比下降7.99%;二氧化硫控制在了23876吨以内,削减428吨,下降1.76%;氨氮控制在了157吨以内,削减22吨,下降12.29%;氮氧化物控制在了12260吨以内,削减4048吨,下降24.82%;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功能区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平均值控制到了0.05mg/ m3以内;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控制到了0.01mg/m3以内,二氧化氮年日平均数控制到了0.02mg/m3以内;地表水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75%和城乡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到 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控制在了50.8分贝以内;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控制到了59分贝以内;全县未发生严重环境违法行为和重大环境辐射安全事件,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安全生产:2013年全县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4人,与上年持平;其中道路交通事故4起,死亡4人;其他工矿商贸企业、煤矿、道路交通均无人员伤亡。
年末全县总人口10.28万人。(总人口为全县常住人口数,资料来源于全省抽样调查推算数)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快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指标均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