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紧扣省委“四强”行动和市委“3659”发展思路,持续推动工业强县、项目带动、城乡融合、扩大内需“四大战略”发力加力,清洁能源、特色文旅、生态养殖、优质果菜“四大产业”延链强链,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上半年,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好于预期,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发展质效显著提升。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2.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比一季度加快3.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增加值3.8亿元,增长6.3%;第二产增加值19.9亿元,增长5.7%;第三产增加值8.4亿元,增长6.6%。
一、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上半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91亿元,增长6.7%。上半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7.96万亩,下降0.5%。预计全县夏粮产量2.3万吨,下降1.09%。
上半年,全县蔬菜面积3.27万亩,增长7.4%;蔬菜产量2.5万吨,增长7.7%。瓜类面积0.11万亩,下降54.4%;瓜类产量0.063万吨,增长12.6%。
上半年,全县畜牧业生产形势较好,牛、猪、羊存栏分别增长9.2%、4.3%、1.5%,牛、猪、羊出栏分别增长11.1%、10.6%、1.5%。禽蛋产量247吨,增长9.5%。
二、工业经济企稳回升
上半年,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一季度增长8.9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6.5%,电力增加值下降3%,制造业增加值增加3.1%。
从重点行业增加值完成情况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6.5%,电力下降3%,农饲料加工下降42%。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原煤产量389.17万吨,增长7.6%;火力发电25.98亿度,增长1.3%;混凝土生产2.82万立方米,下降24.5%。
从企业经济效益看,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24亿元,下降3.98%;实现利润总额6.16亿元,下降0.96%。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21.05%,比上年同期提高0.64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4.1%。
上半年,除房地产项目外,全县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81.18%。其中,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完成投资增长94.8%,500万元-5000万元投资项目完成投资增长7.6%。
上半年,全县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下降79.6%。商品房销售面积22380平方米,下降10.99%。
上半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0.75亿元,增长12.1%。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
上半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301.6万元,增长48.5%,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678.9万元,增长8.5%。
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91.1万元,增长8.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910.5万元,增长161.8%;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5049.9万元,增长51.6%,餐饮收入1251.7万元,增长37.4%。
五、财政收支平稳运行
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4亿元,剔除一次性收入实际完成2.63亿元,同口径增长32.7%。其中,税收收入2.43亿元,增长32.1%;非税收入0.2亿元,增长39.5%。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9.97亿元,增长2.8%。财政八项支出6.03亿元,增长0.5%。
6月末,全县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3.30亿元,同比增长8.32%,各项贷款余额46.23亿元,同比增长13.05%。
六、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上半年,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29人,输转劳动力1.74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88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53人。
上半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63元,增长7.1%;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07元,增长9.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4.19,比上年同期缩小0.17。
总的来看,上半年,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经济发展形势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但也要看到,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发展仍显不足,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仍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动力还需进一步增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加快释放内需潜力,努力推动经济现实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