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黄寨镇黄土寺村支部委员会关于十六届县委第五轮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按照县委统一部署,2024年4月24日至7月24日,县委第二巡察组对黄土寺村党支部开展了巡察,2024年9月5日向黄土寺村党支部反馈了巡察情况,按照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巡察整改组织落实情况
黄土寺村党支部高度重视县委第二巡察组反馈意见,把巡察整改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一项重中之重工作来抓,学深悟透有关巡察工作精神,严肃认真对待反馈意见,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按照从严、从实的要求,举一反三,深刻反思,并积极落实,切实把巡察组提出的意见建议转化为改进作风,推动工作、改善民生的实际行动,不断深化巡察整改成果,促进各项工作有序、有效的开展,确保县委第二巡察组反馈意见得到扎实有效整改落实。
二、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一)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不到位,履职尽责有差距
1.针对“政治理论学习重视不够”的问题。一是制定理论学习计划,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乡村振兴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决策部署精神放在首位,并结合每月主题党日等活动开展集中学习5次,外出参观兄弟村3次、理论学习成效明显。二是通过定期入户走访、宣传惠农、医保、养老保险政策50余次,开展座谈交流会4次,研究项目建设、红牛养殖,帮助解决群众急难事15件,提高了群众满意度。三是党支部书记坚持把理论政策、决策部署与业务工作一起谋划,增强了学习党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对基层治理、项目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工作推动中的难点问题开展了交流研讨,分析问题,研究对策,进一步推动了黄土寺村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2.针对“履行职责不到位”的问题。一是结合本村实际,对闲置棚舍盘活利用,动员群众入驻养殖小区,扩大红牛养殖规模,组织开展红牛养殖及全膜玉米种植技术培训5次,提高了群众种养专业技术水平。二是加强对垃圾压缩车间的使用和管理,解决了村庄生活垃圾集中倾倒掩埋现象;对本村垃圾死角进行突击检查3次,对履职不到位的保洁员扣除了当月绩效;及时衔接镇上垃圾转运人员,共转运垃圾20次15吨。三是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强村卫室值班值守,并联合村医上门对102名老年人进行了健康体检,对27名“两病”人员进行了常态化管理访视。四是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入户宣传等形式,将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标准、贷款用途及条件、贷款流程及还款义务等宣传到了每家每户,并协助朱某禄将一起贷款进行转贷。五是完善了“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管理员制度,公开了物品兑换流程,对2023年9至11月物品兑换情况登记表兑换未签字农户进行了签字确认,常态化开展了文化活动20次,并及时规范填写了文化活动记录簿。
3.针对“保障和改善民生还有差距”的问题。一是对已损坏的4盏太阳能路灯积极汇报镇政府进行了更换,组织10名群众对黄土社、后湾社部分硬化路下沉路段进行了培土加固。二是通过召开群众座谈会、入户宣传等方式讲解改厕政策,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对卫生厕所的认识,并构建了长效管护机制,做到了定期清扫、清理和维护,并组织村社干部入户走访了侯某能家庭,向其详细讲解卫生改厕的作用,动员其尽快使用卫生厕所。三是关切群众生产生活,收集意见建议20条,新增低保2户6人,慰问困难老人12人,为50户困难群众申请临时救助,为4户群众申请医疗救助,共发放资金3.5万元,为65户发放平价煤37吨,切实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性,时效性。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5件,群众满意度进一步得到提升。
(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不到位,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仍然存在
4.针对“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一是强化支部书记抓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支部常态化议事范畴,党支部书记增强责任意识,充分履行职责,亲力亲为强化廉洁纪律要求,主动落实廉政风险防控;二是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2次、通报违法违纪案例3次,提高了干部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并组织对班子成员进行了廉政谈话,提升了班子成员的廉政风险防控能力。三是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定期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整治工作,核查低保评定、临时救助、农业补贴等政策是否公平落实,清查集体“三资”管理领域中是否存在违规处置等行为,整治村干部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卫生、饮水安全、拆迁补偿等民生问题中的不作为现象。
5.针对“监督职能发挥不充分”的问题。一是定期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学习法律法规和最新惠民政策及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录入,学习村级财务管理、集体资产处置等实务知识,掌握“四议两公开”等村级议事规则,定期组织成员到临近村进行学习,提升监督技巧。二是根据镇上提供的惠民资金发放数据、集体资产台账,比对存在的问题,通过入户走访低保户、脱贫人口等,核实政策落实情况,及时在村务公开栏公开相关事项,确保政策的透明性。三是通过设立“监督电话”、开通意见箱等方式畅通监督渠道,鼓励村民通过口头、书面或匿名方式反映问题,倒逼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监督职责。对2020至2024年的临时救助、低保评定开展了监督,对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研判。
(三)党建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党内政治生活不规范
6.针对“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一是严格落实党支部书记“三个一”责任清单,规范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村干部错时坐班等相关制度,确保党内政治生活经常化、规范化。定期召开村班子会,开展谈心谈话,坦诚交流,指出存在问题、交换意见建议,通过谈心谈话,大家沟通了思想,增进了团结,形成了共识。二是强化服务意识,密切联系群众。建立村班子联系群众制度,定期深入户内,倾听群众心声,了解民情民意,及时向党组织反映,并积极帮助解决。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场(次),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提高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水平。在制定政策和决策时,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工作符合群众利益,增强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和支持。三是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活动成果,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典型案例等法律法规2次,党员干部纪律观念意识得到提升。
7.针对“党员后备力量薄弱”的问题。一是将本村致富能手、兴办领办企业的领头人、返乡大学生、外出务工回乡创业人员、复员退伍军人中的优秀青年纳入入党积极分子视野,建立入党积极分子人才库。二是对文化程度偏低的党员干部激励其提升学历2人,进一步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把好新党员入口关,党支部严格按照“十六字”方针,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新吸纳入党积极分子2名、新发展党员1名,增强党员队伍建设。
8.针对“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的问题。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丰富学习形式和内容,增加集中学习研讨、专题讲座、实地参观等学习方式,提高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定期组织党员进行理论知识测试,检验学习成果,督促党员加强学习,确保理论学习取得实效。引导党员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运用党的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及时对2022年4月村党支部主要负责人第二季度党课讲稿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修改完善。二是严肃组织生活,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创新组织生活形式,丰富组织生活内容,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志愿服务、红色教育、文体活动等,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考勤管理,对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进行严肃批评教育。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活氛围,增强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团结协作。三是加强党员管理,提升党员素质。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监督和考核,激励党员积极进取。加强对党员的纪律教育,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党纪国法,增强党员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对违反纪律的党员严肃处理。关心关爱党员,及时了解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帮助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9.针对“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不够严格”的问题。一是健全完善四议两公开内容,学习细化应公开的内容,明确公开事项,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及惠农政策落实、低保变更、救助资金发放等,及时组织村社干部和村民代表进行商议,并对商议结果及时全面公开;二是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对相关重大决策事项,认真落实监督职责并及时登录“监督一点通”平台及时对相关事项进行了录入;三是严格规范落实“四议两公开”、党务村务公开制度,村委会指定专人完善了2021年至2023年村“四议两公开”公开公示影像资料和相关记录;组织村社干部上门了解杨某琴户的基本情况,按程序重新开展了低保评定工作,完善了相关记录。
三、坚持常态推进,巩固巡察整改工作成果
(一)强化政治站位。坚持把巡察整改作为检验“四个意识”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举措,把抓好巡察问题整改与支部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勇于担当,敢于碰硬,对标对表,不折不扣完成巡察整改各项工作任务。
(二)聚焦整改落实。坚持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对巡察整改工作紧抓不放,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全部完成整改任务。对已经完成的整改任务,适时组织开展“回头看”,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对正在有序推进的整改任务,按照既定措施,不松劲、不减压,确保按期完成整改。常抓不懈,持续用力,跟踪问效,确保所有问题整改见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建立长效机制。把问题整改落实和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抓好问题整改的同时,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各项工作机制,巩固和转化整改成果,力争做到解决一个问题、堵塞一个漏洞、形成一套机制,着力构建科学合理、运转有序的长效机制。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黄土寺村党支部联系方式:15393304630;电子邮箱:1977440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