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为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

一、案例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动产在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动产的交易、抵押、租赁等活动日益频繁,产权的明晰和保护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在过去,不动产产权的管理和登记往往较为分散,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可能有不同的标准和程序,这导致了信息不畅通、产权纠纷频繁发生。为了规范不动产交易流程,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提高不动产登记效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统一、规范的不动产登记成为了必然选择。

二、优化措施

(一)部门整合协同,统一窗口受理

2020年联合税务、住建部门成立了不动产交易综合服务窗口,按照不缺、不漏原则,制作统一的申报材料目录、办理流程图、服务指南并在甘肃政务服务网上对外公布,以交易、登记所需的申报材料为基础,由不动产登记窗口具体负责一次性收取不动产登记所需全部材料,一次性核验身份,对符合申请条件的受理后,将相应材料分别税务部门同时办理,互认办理结果,提升了服务质效。

(二)延伸服务网点,多方位便民利民

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开展以来,我局分别在银行、公积金中心、开发商处设立15个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网点,使办事群众可以在家门口办理不动产预告、抵押及转移登记相关业务,在18个乡镇政务服务大厅分别设立了农村不动产登记专窗,专门负责受理本乡镇的农村不动产登记业务及新审批宅基地的日常登记颁证工作,在发证工作中,充分调动乡村社干部,对调查成果进一步核对,确保正确率,加快了农村宅基地及集体建设用地发证进度,方便了办事群众,节约了办事成本。

(三)压缩办理期限,推进“放管服”改革

按照全县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在办事群众不动产登记申请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时间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为进一步方便办事群众,已实现将不动产抵押登记、预告登记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特殊登记业务因事办理,涉企业务1个工作日内办结,查封、异议、注销登记即办即结。

(四)更换登记平台,实现“互联网+不动产登记”

2022年5月,按照省、市相关要求,我局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更换了不动产登记平台,将原有的《平凉市自然资源与不动产登记管理平台》更换为《甘肃省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平台》,实现了登记平台与省、市统一。平台更换后,预告登记及转移登记+抵押权首次登记采用“外网申请,内网审核”的模式办理,转移登记(二手房交易) 采用“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模式办理,自此我县全面实现“互联网+不动产登记”。

(五)优化登记流程,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

不动产登记数据全面整合之前,由于原土地、房屋登记相关数据缺失,无法补录至登记平台,需对房屋买卖类(二手房交易)不动产转移登记业务公示15个工作日,致使登记流程和时限冗长,近两年,我局对原不动产登记数据进行了全面整合入库,自2023年4月1日起,对此类业务不再进行公示,按正常业务时限办理,实现了二手房交易登记办理时限2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对意向性产生不动产权转移行为的,我中心提供相关不动产查封、抵押、注销、异议登记等状况的信息查询,全面保障权利人及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

三、工作成效

在推进放管服改革的过程中,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始终坚持便民利民原则,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大力减少办理环节、优化办事流程,以“线上+线下”模式推动登记服务从“能办事”到“好办事”,方便了办事群众,提高了办事效率。一是时间缩短:群众、企业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从原来的平均5个工作日缩短到3个工作日以内,最快的可以当场领证。二是成本降低:群众、企业办理登记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成本大幅减少,不再需要专人长时间跟进办理流程,也减少了交通等费用。三是满意度提升:群众企业对于不动产登记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增强了群众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 我市扎实推进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改革

下一篇: 小微企业免缴不动产登记费承诺书(样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