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为了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的需求,在2013年民政行业标准 MZ/T039—2013 《老年人能力评估》实施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的新进展,编制本 文件。本文件为老年人能力评估提供统一、规范、可操作的工具,为科学划分老年人能力等级,推进基本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养老服务供给,规范养老服务机构运营,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等提供依据。
按照表1的指标要求, 一级指标共4个,包括自理能力、基础运动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觉与社会参 与;二级指标共26个,包括自理能力8个二级指标,基础运动能力4个二级指标,精神状态9个二级指 标,感知觉与社会参与5个二级指标。
表 1 老年人能力评估指标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自理能力 | 进食、修饰、洗澡、穿/脱上衣、穿/脱裤子和鞋袜、小便控制、大便控制、如厕 |
基础运动能力 | 床上体位转移、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 |
精神状态 | 时间定向、空间定向、人物定向、记忆、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攻击行为、抑郁症状、意识水平 |
感知觉与社会参与 | 视力、听力、执行日常事务、使用交通工具外出、社会交往能力 |
各项指标和评分按照表2~表5的规定。
表 2 自理能力指标和评分
序号 | 自理能力指标 | 指标说明 | 评分及说明 |
1 |
进食 |
使用适当的器具将 食物送入口中并 咽下 | 4分:独立使用器具将食物送进口中并咽下,没有呛咳 |
3分:在他人指导或提示下完成,或独立使用辅具,没有呛咳 | |||
2分:进食中需要少量接触式协助,偶尔(每月一次及以上)呛咳 | |||
1分:在进食中需要大量接触式协助,经常(每周一次及以上)呛咳 | |||
0分:完全依赖他人协助进食,或吞咽困难,或留置营养管 |
表 2 自理能力指标和评分(续)
序号 | 自理能力指标 | 指标说明 | 评分及说明 |
2 |
修饰 |
洗脸、刷牙、梳头、刮 脸、剪指(趾)甲等 | 4分:独立完成,不需要协助 |
3分:在他人指导或提示下完成 | |||
2分:需要他人协助,但以自身完成为主 | |||
1分:主要依靠他人协助,自身能给予配合 | |||
0分:完全依赖他人协助,且不能给予配合 | |||
3 |
洗澡 |
清洗和擦干身体 | 4分:独立完成,不需要协助 |
3分:在他人指导或提示下完成 | |||
2分:需要他人协助,但以自身完成为主 | |||
1分:主要依靠他人协助,自身能给予配合 | |||
0分:完全依赖他人协助,且不能给予配合 | |||
4 |
穿/脱上衣 |
穿/脱上身衣服、系 扣、拉拉链等 | 4分:独立完成,不需要他人协助 |
3分:在他人指导或提示下完成 | |||
2分:需要他人协助,但以自身完成为主 | |||
1分:主要依靠他人协助,自身能给予配合 | |||
0分:完全依赖他人协助,且不能给予配合 | |||
5 |
穿/脱裤子和 鞋袜 |
穿/脱裤子、鞋袜等 | 4分:独立完成,不需要他人协助 |
3分:在他人指导或提示下完成 | |||
2分:需要他人协助,但以自身完成为主 | |||
1分:主要依靠他人协助,自身能给予配合 | |||
0分:完全依赖他人协助,且不能给予配合 | |||
6 |
小便控制 |
控制和排出尿液的 能力 | 4分:可自行控制排尿,排尿次数、排尿控制均正常 |
3分:白天可自行控制排尿次数,夜间出现排尿次数增多、排尿控制 较差,或自行使用尿布、尿垫等辅助用物 | |||
2分:白天大部分时间可自行控制排尿,偶出现(每天<1次,但每 周>1次)尿失禁,夜间控制排尿较差,或他人少量协助使用尿布、尿 垫等辅助用物 | |||
1分:白天大部分时间不能控制排尿(每天≥1次,但尚非完全失 控),夜间出现尿失禁,或他人大量协助使用尿布、尿垫等辅助用物 | |||
0分:小便失禁,完全不能控制排尿,或留置导尿管 | |||
7 |
大便控制 |
控制和排出粪便的 能力 | 4分:可正常自行控制大便排出 |
3分:有时出现(每周<1次)便秘或大便失禁,或自行使用开塞露、 尿垫等辅助用物 | |||
2分:经常出现(每天<1次,但每周>1次)便秘或大便失禁,或他人 少量协助使用开塞露、尿垫等辅助用物 |
表 2 自理能力指标和评分(续)
序号 | 自理能力指标 | 指标说明 | 评分及说明 |
7 |
大便控制 |
控制和排出粪便的 能力 | 1分:大部分时间均出现(每天≥1次)便秘或大便失禁,但尚非完全 失控,或他人大量协助使用开塞露、尿垫等辅助用物 |
0分:严重便秘或者完全大便失禁,需要依赖他人协助排便或清洁 皮 肤 | |||
8 |
如厕 |
上厕所排泄大小 便,并清洁身体 · | 4分:独立完成,不需要他人协助 |
3分:在他人指导或提示下完成 | |||
2分:需要他人协助,但以自身完成为主 | |||
1分:主要依靠他人协助,自身能给予配合 | |||
0分:完全依赖他人协助,且不能给予配合 | |||
评估中强调排泄前解开裤子、完成排泄后清洁身体、穿上裤子。 |
表 3 基础运动能力指标和评分
序号 | 基础运动能力指标 | 指标说明 | 评分及说明 |
9 |
床上体位转移 |
卧床翻身及坐起躺下 | 4分:独立完成,不需要他人协助 |
3分:在他人指导或提示下完成 | |||
2分:需要他人协助,但以自身完成为主 | |||
1分:主要依靠他人协助,自身能给予配合 | |||
0分:完全依赖他人协助,且不能给予配合 | |||
10 |
床椅转移 |
从坐位到站位,再从站 位到坐位的转换过程 | 4分:独立完成,不需要他人协助 |
3分:在他人指导或提示下完成 | |||
2分:需要他人协助,但以自身完成为主 | |||
1分:主要依靠他人协助,自身能给予配合 | |||
0分:完全依赖他人协助,且不能给予配合 | |||
11 |
平地行走 |
双脚交互的方式在地 面行动,总是一只脚 在前* | 4分:独立平地步行50m左右,不需要协助,无摔倒风险 |
3分:能平地步行50m左右,存在摔倒风险,需要他人监护或 指导,或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工具 | |||
2分:在步行时需要他人少量扶持协助 | |||
1分:在步行时需要他人大量扶持协助 | |||
0分:完全不能步行 | |||
12 |
上下楼梯 |
双脚交替完成楼梯台 阶连续的上下移动 | 3分:可独立上下楼梯(连续上下10个~15个台阶),不需要 协助 |
2分:在他人指导或提示下完成 | |||
1分:需要他人协助,但以自身完成为主 | |||
0分:主要依靠他人协助,自身能给予配合;或者完全依赖他 人协助,且不能给予配合 | |||
包括他人辅助和使用辅助具的步行。 |
表 4 精神状态指标和评分
序号 | 精神状态指标 | 指标说明 | 评分及说明 |
13 |
时间定向 |
知道并确认时间的 能力 | 4分:时间观念(年、月)清楚,日期(或星期几)可相差一天 |
3分:时间观念有些下降,年、月、日(或星期几)不能全部分清(相差两 天或以上) | |||
2分:时间观念较差,年、月、日不清楚,可知上半年或下半年或季节 | |||
1分:时间观念很差,年、月、日不清楚,可知上午、下午或白天、夜间 | |||
0分:无时间观念 | |||
14 |
空间定向 |
知道并确认空间的 能力 | 4分:能在日常生活范围内单独外出,如在日常居住小区内独自外出购 物 等 |
3分:不能单独外出,但能准确知道自己日常生活所在地的地址信息 | |||
2分:不能单独外出,但知道较多有关自己日常生活的地址信息 | |||
1分:不能单独外出,但知道较少自己居住或生活所在地的地址信息 | |||
0分:不能单独外出,无空间观念 | |||
15 |
人物定向 |
知道并确认人物的 能力 | 4分:认识长期共同一起生活的人,能称呼并知道关系 |
3分:能认识大部分共同生活居住的人,能称呼或知道关系 | |||
2分:能认识部分日常同住的亲人或照护者等,能称呼或知道关系等 | |||
1分:只认识自己或极少数日常同住的亲人或照护者等 | |||
0分:不认识任何人(包括自己) | |||
16 |
记忆 |
短时、近期和远期记 忆能力 | 4分:总是能保持与社会、年龄所适应的记忆能力,能完整的回忆 |
3分:出现轻度的记忆紊乱或回忆不能(不能回忆即时信息,3个词语 经过5分钟后仅能回忆0个~1个) | |||
2分:出现中度的记忆紊乱或回忆不能(不能回忆近期记忆,不记得上 一顿饭吃了什么) | |||
1分:出现重度的记忆紊乱或回忆不能(不能回忆远期记忆,不记得自 已的老朋友) | |||
0分:记忆完全紊乱或者完全不能对既往事物进行正确的回忆 | |||
17 |
理解能力 | 理解语言信息和非 语言信息的能力(可 借助平时使用助听 设备等),即理解别 人的话 | 4分:能正常理解他人的话 |
3分:能理解他人的话,但需要增加时间 | |||
2分:理解有困难,需频繁重复或简化口头表达 | |||
1分:理解有严重困难,需要大量他人帮助 | |||
0分:完全不能理解他人的话 | |||
18 |
表达能力 |
表达信息能力,包括 口头的和非口头 的,即表达自己的 想法 | 4分:能正常表达自己的想法 |
3分:能表达自己的需要,但需要增加时间 | |||
2分:表达需要有困难,需频繁重复或简化口头表达 | |||
1分:表达有严重困难,需要大量他人帮助 | |||
0分:完全不能表达需要 |
表 4 精神状态指标和评分(续)
序号 | 精神状态指标 | 指标说明 | 评分及说明 |
19 |
攻击行为 | 身体攻击行为(如 打/踢/推/咬/抓/摔 东西)和语言攻击行 为(如骂人、语言威 胁、尖叫)* |
1分:未出现 |
0分:近一个月内出现过攻击行为 | |||
20 |
抑郁症状 | 存在情绪低落、兴趣 减退、活力减退等症 状,甚至出现妄想、 幻觉、自杀念头或自 杀行为 |
1分:未出现 |
0分:近一个月内出现过负性情绪 | |||
21 |
意识水平 |
机体对自身和周围 环境的刺激做出应 答反应的能力程 度,包括清醒和持续 的觉醒状态° | 2分:神志清醒,对周围环境能做出正确反应 |
1分:嗜睡,表现为睡眠状态过度延长。当呼唤或推动老年人的肢体时 可唤醒,并能进行正确的交谈或执行指令,停止刺激后又继续入睡;意 识模糊,注意力涣散,对外界刺激不能清晰的认识,空间和时间定向力 障碍,理解力迟钝,记忆力模糊和不连贯 | |||
0分:昏睡, 一般的外界刺激不能使其觉醒,给予较强烈的刺激时可有 短时的意识清醒,醒后可简短回答提问,当刺激减弱后又很快进入睡 眠状态;或者昏迷:意识丧失,随意运动丧失,对一般刺激全无反应 | |||
长期的行为状态。 长期的负性情绪。 处于昏迷状态者,直接评定为重度失能。 |
表 5 感知觉与社会参与指标和评分
序号 | 感知觉与社会参与指标 | 指标说明 | 评分及说明 |
22 |
视力 | 感受存在的光线 并感受物体的大 小、形状的能力。 在个体的最好矫 正视力下进行 评估 | 2分:视力正常 |
1分:能看清楚大字体,但看不清书报上的标准字体;视力有 限,看不清报纸大标题,但能辨认物体 | |||
0分:只能看到光、颜色和形状;完全失明 | |||
23 |
听力 | 能辨别声音的方 位、音调、音量和 音质的有关能力 (可借助平时使用 助听设备等) | 2分:听力正常 |
1分:在轻声说话或说话距离超过2米时听不清;正常交流有些 困难,需在安静的环境或大声说话才能听到 | |||
0分:讲话者大声说话或说话很慢,才能部分听见;完全失聪 |
表 5 感知觉与社会参与指标和评分(续)
序号 | 感知觉与社会参与指标 | 指标说明 | 评分及说明 |
24 |
执行日常事务 | 计划、安排并完成 日常事务,包括但 不限于洗衣服、小 金额购物、服药 管理 | 4分:能完全独立计划、安排和完成日常事务,无需协助 |
3分:在计划、安排和完成日常事务时需要他人监护或指导 | |||
2分:在计划、安排和完成日常事务时需要少量协助 | |||
1分:在计划、安排和完成日常事务时需要大量协助 | |||
0分:完全依赖他人进行日常事务 | |||
25 |
使用交通工具外出 | 3分:能自己骑车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外出 | |
2分:能自己搭乘出租车,但不会搭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外出 | |||
1分:当有人协助或陪伴,可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外出 | |||
0分:只能在他人协助下搭乘出租车或私家车外出;完全不能出 门,或者外出完全需要协助 | |||
26 |
社会交往能力 | 4分:参与社会,在社会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待人接物恰当 | |
3分:能适应单纯环境,主动接触他人,初见面时难让人发现智 力问题,不能理解隐喻语 | |||
2分:脱离社会,可被动接触,不会主动待他人,谈话中很多不适 词句,容易上当受骗 | |||
1分:勉强可与他人接触,谈吐内容不清楚,表情不恰当 | |||
0分:不能与人交往 |
评估环境应清洁、安静、光线充足、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社区老年人集中评估时,应设立等候评估的空间,评估工作在相对独立的评估室内逐一进行。开展评估工作的机构宜设立单独的评估室。
评估室内物品满足评估需要,不应放置与评估无关的物品。评估室内或室外有连续的台阶和带有扶手的通道,可供评估使用。楼梯、台阶各级踏步应均匀一致、平整、防滑。
开展评估工作的机构应为依法登记的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
开展评估工作的机构应至少配置5名专/兼职评估人员。
评估人员应具有全日制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有5年以上从事医疗护理、健康管理、养老服务、 老年社会工作等实务经历并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理解评估指标内容,掌握评估要求。
应保护被评估人员和评估人员的尊严、安全和个人隐私。首次评估应由老年人本人或其代理人申请,受理申请后,由评估机构采取集中或入户等形式实 施评估。
每次评估应有2名评估人员同时在场,至少一人具有医护专业背景。评估时,老年人身体发生不适,或者精神出现问题,应终止评估。
评估人员应通过询问老年人本人及照顾者,或者查询相关信息,填写附录A中表A.1~表A.5的内容,并签字。
评估人员按照表2~表5进行逐项评估,填写附录B中表B.1~表B.5每个项目得分,确定一级指标得分和老年人能力评估总得分。
评估人员根据4个一级指标的得分,依据表6确定老年人能力等级,并填写附录C的老年人能力评估报告,经2名评估人员确认并签字,同时请信息提供者签字。
表 6 老年人能力等级划分
能力等级 | 等级名称 | 等级划分 |
0 | 能力完好 | 总分90 |
1 | 能力轻度受损(轻度失能) | 总分66~89 |
2 | 能力中度受损(中度失能) | 总分46~65 |
3 | 能力重度受损(重度失能) | 总分30~45 |
4 | 能力完全丧失(完全失能) | 总分0~29 |
说明1:处于昏迷状态者,直接评定为能力完全丧失(完全失能)。若意识状态改变,应重新进行评估。 说明2: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在原有能力级别上应提高一个级别:①确诊为痴呆(F00~F03);②精神科专科医生诊 断的其他精神和行为障碍疾病(F04~F99);③近30天内发生过2次及以上照护风险事件(如跌倒、噎食、 自杀、自伤、走失等)。 注:说明2中F00~F99是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10次修订本)精神和行为障碍诊断编码号。 |
形成老年人能力评估报告后,评估结果应告知申请人。老年人能力评估应为动态评估,在首次评估后,若无特殊变化,至少每12个月评估一次,程序与首次评估相同;出现特殊情况导致能力发生变化时,宜申请即时评估。
指标得分
自理能力包括8个二级指标的评定,将其得分相加得到分量表总分,应填写表B.1。
基础运动能力包括4个二级指标的评定,将其得分相加得到分量表总分,应填写表B.2。
精神状态包括9个二级指标的评定,将其得分相加得到分量表总分,应填写表 B.3。
感知觉与社会参与包括5个二级指标的评定,将其得分相加得到分量表总分,应填写表 B.4。
将上述4个分量表得分相加得到老年人能力评估的总得分,应填写表 B.5。
老年人能力等级划分
综合自理能力、基础运动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觉与社会参与4个一级指标的总分,进行能力分级。 能力分级应符合表6的要求。
评估结果报告
评估人员应根据评估情况填写附录C, 并签字,形成老年人能力评估报告。
附 录 A
(规范性)
老年人能力评估基本信息表
A.1 评估信息表
表 A.1 规定了评估信息所需填写的内容。
表 A.1 评估信息表
A.1.1 评估编号 | |
A.1.2评估基准日期 | 年 月 日 |
A.1.3 评估原因 | 首次评估 常规评估 即时评估 因对评估结果有疑问进行的复评 □其他 |
A.2 评估对象基本信息表
表 A.2 规定了评估对象所需填写的基本信息的内容。
表 A.2 评估对象基本信息表
A.2.1 姓名 | ||
A.2.2性别 | 男 ]女 | |
A.2.3 出生日期 | 年 月 日 | |
A.2.4身高 | cm | |
A.2.5体重 | kg | |
A.2.6 民族 | 汉 族 少数民族: 族 | |
A.2.7宗教信仰 | ]无 有 , | |
A.2.8 公民身份号码 | ||
A.2.9文化程度 | ]文盲 小 学 初 中 高中/技校/中专□大学专科及以上 □不详 | |
A.2.10居住情况(多选) | 独 居 与配偶居住 与子女居住 与父母居住 与兄弟姐妹居住 与其他亲属居住 与非亲属关系的人居住 ]养老机构 | |
A.2.11 婚姻状况 | ]未婚 □已婚 丧 偶 离 婚 □未说明 | |
A.2.12 医疗费用支付方式 (多选) |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自费 □公务员补助 企业补充保险□公费医疗及医疗照顾对象□医疗救助 □大病保险 | |
A.2.13 经济来源(多选) | 退休金/养老金□子女补贴 □ 亲 友 资 助□国家普惠型补贴 □个人储蓄 其他补贴 | |
A.2.14 近30天 内照护 风险 事件 | A.2.14.1 跌倒 | □无 发生过1次 发生过2次 发生过3次及以上 |
A.2.14.2走失 | □无 发 生 过 1 次 发生过2次 发生过3次及以上 | |
A.2.14.3 噎食 | 无 发生过1次 发生过2次 发生过3次及以上 | |
A.2.14.4 自杀、自伤 | ]无 发生过1次 发生过2次 发生过3次及以上 | |
A.2.14.5其他 | □无 发 生 过 1 次 发生过2次 发生过3次及以上 |
表 A.3 规定信息提供者及联系人所需填写的信息内容。
表 A.3 信息提供者及联系人信息表
A.3.1信息提供者的姓名 | |
A.3.2 信息提供者与老年人的 关系 | ]本人 配偶 子女 其他亲属 □雇佣照顾者 □村(居)民委员会 工作人员 其他 |
A.3.3 联系人姓名 | |
A.3.4 联系人电话 |
A.4 疾病诊断和用药情况
表 A.4 规定了疾病诊断和用药情况所需填写的内容。
表 A.4 疾病诊断和用药情况表
A.4.1 疾病诊断(可多选) | ||||
高血压病I10~I15 冠心病I25 糖尿病E10~E14 肺炎J12~J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44 脑出血I60~I62 脑梗塞I63 尿路感染(30天内) 帕金森综合征G20~G22 □慢性肾衰竭N18~N19 ]肝硬化K74 □消化性溃疡K20~K31 肿瘤C00~D48 截肢(6个月内) □骨折(3个月内)M84 ]癫痫G40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E01~E03 白内障H25~H26 □青光眼H40~H42 骨质疏松症M80~82 痴呆F00~F03 其他精神和行为障碍F04~F99 □其他(请补充): 注:疾病诊断后面编码根据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10次修订本)的诊断编码号。 | ||||
A.4.2 用药情况(目前长期服药情况) | ||||
序号 | 药物名称 | 服药方法 | 用药剂量 | 用药频率 |
1 | ||||
2 | ||||
3 | ||||
4 |
A.5 健康相关问题
表 A.5 给出了老年人健康相关问题的内容。
表 A.5 健康相关问题
A.5.1 压力性损伤 | 无 I期:皮肤完好,出现指压不会变白的红印 Ⅱ期:皮肤真皮层损失、暴露,出现水疱 □Ⅲ期:全层皮肤缺失,可见脂肪、肉芽组织以及边缘内卷 IV期:全层皮肤、组织缺失,可见肌腱、肌肉、腱膜,以及边缘内卷,伴随隧道、 潜 行 ]不可分期:全身皮肤、组织被腐肉、焦痂掩盖,无法确认组织缺失程度,去除腐 肉、焦痂才可判断损伤程度 |
表 A.5 健康相关问题(续)
A.5.2关节活动度 | 无,没有影响日常生活功能 是,影响日常生活功能,部位 无法判断 | |
A.5.3 伤口情况(可多选) | 无 □擦伤 烧烫伤 □ 术 后 伤 口□糖尿病足溃疡 □血管性溃疡 其他伤口 | |
A.5.4特殊护理情况(可多选) | 无 胃 管 尿 管 气管切开 胃/肠/膀胱造瘘□无创呼吸机 透 析 其 他 | |
A . 5 . 5疼痛感 注:通过表情反应和询问来判断。 | 无 疼 痛 □轻度疼痛 □中度疼痛(尚可忍受的程度) 重度疼痛(无法忍受的程度) □不知道或无法判断 | |
A.5.6牙齿缺失情况(可多选) | □无缺损 牙体缺损(如龋齿、楔状缺损) 牙列缺损:O非对位牙缺失 〇单侧对位牙缺失 牙列缺失:O上颌牙缺失 O下颌牙缺失 |
〇双侧对位牙缺失 〇全口牙缺失 |
A.5.7义齿佩戴情况(可多选) | □无义齿 □固定义齿 □可摘局部义齿 □可摘全/半口义齿 | |
A.5.8 吞咽困难的情形和症状(可 多选) | 无 抱怨吞咽困难或吞咽时会疼痛 吃东西或喝水的时出现咳嗽或呛咳 用餐后嘴中仍含着食物或留有残余食物 当喝或吃流质或固体的食物时,食物会从嘴角边流失 有流口水的情况 | |
A.5.9 营养不良:体质指数(BMI) 低于正常值 注:BMI=体重(kg)/[身高(m)]². |
无 □ 有 | |
A.5. 10清理呼吸道无效 | 无 ]有 | |
A.5.11 昏迷 | 无 有 | |
A.5.12其他(请补充): |
附 录 B
(规范性)
老年人能力评估
B.1 老年人能力评估表
表 B.1 规定了老年人能力评估的内容。
表 B.1 老年人能力评估表
B.1.1进食:使用适当的器具将食物送入口中并咽下 | |
□分 | 4分:独立使用器具将食物送进口中并咽下,没有呛咳 |
3分:在他人指导或提示下完成,或独立使用辅具,没有呛咳 | |
2分:进食中需要少量接触式协助,偶尔(每月一次及以上)呛咳 | |
1分:在进食中需要大量接触式协助,经常(每周一次及以上)呛咳 | |
0分:完全依赖他人协助进食,或吞咽困难,或留置营养管 | |
B.1.2修饰:指洗脸、刷牙、梳头、刮脸、剪指(趾)甲等 | |
□分 | 4分:独立完成,不需要协助 |
3分:在他人指导或提示下完成 | |
2分:需要他人协助,但以自身完成为主 | |
1分:主要依靠他人协助,自身能给予配合 | |
0分:完全依赖他人协助,且不能给予配合 | |
B.1.3 洗澡:清洗和擦干身体 | |
□分 | 4分:独立完成,不需要协助 |
3分:在他人指导或提示下完成 | |
2分:需要他人协助,但以自身完成为主 | |
1分:主要依靠他人协助,自身能给予配合 | |
0分:完全依赖他人协助,且不能给予配合 | |
B.1.4穿/脱上衣:指穿/脱上身衣服、系扣、拉拉链等 | |
□分 | 4分:独立完成,不需要他人协助 |
3分:在他人指导或提示下完成 | |
2分:需要他人协助,但以自身完成为主 | |
1分:主要依靠他人协助,自身能给予配合 | |
0分:完全依赖他人协助,且不能给予配合 |
表 B.1 老年人能力评估表(续)
B.1.5 穿/脱裤子和鞋袜:指穿/脱裤子、鞋袜等 | |
□分 | 4分:独立完成,不需要他人协助 |
3分:在他人指导或提示下完成 | |
2分:需要他人协助,但以自身完成为主 | |
1分:主要依靠他人协助,自身能给予配合 | |
0分:完全依赖他人协助,且不能给予配合 | |
B.1.6 小便控制:控制和排出尿液的能力 | |
□分 | 4分:可自行控制排尿,排尿次数、排尿控制均正常 |
3分:白天可自行控制排尿次数,夜间出现排尿次数增多、排尿控制较差,或自行使用尿布、尿垫等辅助用物 | |
2分:白天大部分时间可自行控制排尿,偶出现(每天<1次,但每周>1次)尿失禁,夜间控制排尿较差,或他 人少量协助使用尿布、尿垫等辅助用物 | |
1分:白天大部分时间不能控制排尿(每天≥1次,但尚非完全失控),夜间出现尿失禁,或他人大量协助使用 尿布、尿垫等辅助用物 | |
0分:小便失禁,完全不能控制排尿,或留置导尿管 | |
B.1.7大便控制:控制和排出粪便的能力 | |
□分 | 4分:可正常自行控制大便排出 |
3分:有时出现(每周<1次)便秘或大便失禁,或自行使用开塞露、尿垫等辅助用物 | |
2分:经常出现(每天<1次,但每周>1次)便秘或大便失禁,或他人少量协助使用开塞露、尿垫等辅助用物 | |
1分:大部分时间均出现(每天≥1次)便秘或大便失禁,但尚非完全失控,或他人大量协助使用开塞露、尿垫 等辅助用物 | |
0分:严重便秘或者完全大便失禁,需要依赖他人协助排便或清洁皮肤 | |
B.1.8如厕:上厕所排泄大小便,并清洁身体 注:评估中强调排泄前解开裤子、完成排泄后清洁身体、穿上裤子。 | |
□分 | 4分:独立完成,不需要他人协助 |
3分:在他人指导或提示下完成 | |
2分:需要他人协助,但以自身完成为主 | |
1分:主要依靠他人协助,自身能给予配合 | |
0分:完全依赖他人协助,且不能给予配合 | |
总计得分: |
B.2 基础运动能力评估表
表B.2规定了基础运动能力评估的内容。
表 B.2 基础运动能力评估表
B.2.1床上体位转移:卧床翻身及坐起躺下 | |
□分 | 4分:独立完成,不需要他人协助 |
3分:在他人指导或提示下完成 | |
2分:需要他人协助,但以自身完成为主 | |
1分:主要依靠他人协助,自身能给予配合 | |
0分:完全依赖他人协助,且不能给予配合 | |
B.2.2床椅转移:从坐位到站位,再从站位到坐位的转换过程 | |
□分 | 4分:独立完成,不需要他人协助 |
3分:在他人指导或提示下完成 | |
2分:需要他人协助,但以自身完成为主 | |
1分:主要依靠他人协助,自身能给予配合 | |
0分:完全依赖他人协助,且不能给予配合 | |
B.2.3平地行走:双脚交互的方式在地面行动,总是一只脚在前 注:包括他人辅助和使用辅助具的步行。 | |
□分 | 4分:独立平地步行50m左右,不需要协助,无摔倒风险 |
3分:能平地步行50m左右,存在摔倒风险,需要他人监护或指导,或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工具 | |
2分:在步行时需要他人少量扶持协助 | |
1分:在步行时需要他人大量扶持协助 | |
0分:完全不能步行 | |
B.2.4上下楼梯:双脚交替完成楼梯台阶连续的上下移动 | |
□分 | 3分:可独立上下楼梯(连续上下10个~15个台阶),不需要协助 |
2分:在他人指导或提示下完成 | |
1分:需要他人协助,但以自身完成为主 | |
0分:主要依靠他人协助,自身能给予配合;或者完全依赖他人协助,且不能给予配合 | |
总计得分: |
B.3 精神状态评估表
表 B.3规定了精神状态评估的内容。
表 B.3 精神状态评估表
B.3.1 时间定向:知道并确认时间的能力 | |
□分 | 4分:时间观念(年、月)清楚,日期(或星期几)可相差一天 |
3分:时间观念有些下降,年、月、日(或星期几)不能全部分清(相差两天或以上) | |
2分:时间观念较差,年、月、日不清楚,可知上半年或下半年或季节 | |
1分:时间观念很差,年、月、日不清楚,可知上午、下午或白天、夜间 | |
0分:无时间观念 |
表 B.3 精神状态评估表(续)
B.3.2 空间定向:知道并确认空间的能力 | |
□分 | 4分:能在日常生活范围内单独外出,如在日常居住小区内独自外出购物等 |
3分:不能单独外出,但能准确知道自己日常生活所在地的地址信息 | |
2分:不能单独外出,但知道较多有关自己日常生活的地址信息 | |
1分:不能单独外出,但知道较少自己居住或生活所在地的地址信息 | |
0分:不能单独外出,无空间观念 | |
B.3.3人物定向:知道并确认人物的能力 | |
□分 | 4分:认识长期共同一起生活的人,能称呼并知道关系 |
3分:能认识大部分共同生活居住的人,能称呼或知道关系 | |
2分:能认识部分日常同住的亲人或照护者等,能称呼或知道关系等 | |
1分:只认识自己或极少数日常同住的亲人或照护者等 | |
0分:不认识任何人(包括自己) | |
B.3.4 记忆:短时、近期和远期记忆能力 | |
□分 | 4分:总是能保持与社会、年龄所适应的记忆能力,能完整的回忆 |
3分:出现轻度的记忆紊乱或回忆不能(不能回忆即时信息,3个词语经过5分钟后仅能回忆0个~1个) | |
2分:出现中度的记忆亲乱或回忆不能(不能回忆近期记忆,不记得上一顿饭吃了什么) | |
1分:出现重度的记忆紊乱或回忆不能(不能回忆远期记忆,不记得自己老朋友) | |
0分:记忆完全紊乱或者完全不能对既往事物进行正确的回忆 | |
B.3.5 理解能力:理解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的能力(可借助平时使用助听设备等),即理解别人的话 | |
□分 | 4分:能正常理解他人的话 |
3分:能理解他人的话,但需要增加时间 | |
2分:理解有困难,需频繁重复或简化口头表达 | |
1分:理解有严重困难,需要大量他人帮助 | |
0分:完全不能理解他人的话 | |
B.3.6表达能力:表达信息能力,包括口头的和非口头的,即表达自己的想法 | |
□分 | 4分:能正常表达自己的想法 |
3分:能表达自己的需要,但需要增加时间 | |
2分:表达需要有困难,需频繁重复或简化口头表达 | |
1分:表达有严重困难,需要大量他人帮助 | |
0分:完全不能表达需要 | |
B.3.7攻击行为:身体攻击行为(如打/踢/推/咬/抓/摔东西)和语言攻击行为(如骂人、语言威胁、尖叫) 注:长期的行为状态。 | |
□分 | 1分:未出现 |
0分:近一个月内出现过攻击行为 |
表 B.3 精神状态评估表(续)
B.3.8抑郁症状:存在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活力减退等症状,甚至出现妄想、幻觉、自杀念头或自杀行为 注:长期的负性情绪。 | |
□分 | 1分:未出现 |
0分:近一个月内出现过负性情绪 | |
B.3.9意识水平:机体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刺激做出应答反应的能力程度,包括清醒和持续的觉醒状态 注:处于昏迷状态者,直接评定为重度失能。 | |
□分 | 2分:神志清醒,对周围环境能做出正确反应 |
1分:嗜睡,表现为睡眠状态过度延长。当呼唤或推动老年人的肢体时可唤醒,并能进行正确的交谈或执行 指令,停止刺激后又继续人睡;意识模糊,注意力涣散,对外界刺激不能清晰的认识,空间和时间定向力障 碍,理解力迟钝,记忆力模糊和不连贯 | |
0分:昏睡, 一般的外界刺激不能使其觉醒,给予较强烈的刺激时可有短时的意识清醒,醒后可简短回答提 间,当刺激减弱后又很快进入睡眠状态;或者昏迷:意识丧失,随意运动丧失,对一般刺激全无反应 | |
总计得分: |
B.4 感知觉与社会参与评估表
表 B.4规定了感知觉与社会参与的评估内容。
表 B.4 感知觉与社会参与评估表
B.4.1视力:感受存在的光线并感受物体的大小、形状的能力。在个体的最好矫正视力下进行评估 | |
□分 | 2分:视力正常 |
1分:能看清楚大字体,但看不清书报上的标准字体;视力有限,看不清报纸大标题,但能辨认物体 | |
0分:只能看到光、颜色和形状;完全失明 | |
B.4.2听力:能辨别声音的方位、音调、音量和音质的有关能力(可借助平时使用助听设备等) | |
□分 | 2分:听力正常 |
1分:在轻声说话或说话距离超过2米时听不清;正常交流有些困难,需在安静的环境或大声说话才能听到 | |
0分:讲话者大声说话或说话很慢,才能部分听见;完全失聪 | |
B.4.3执行日常事务:计划、安排并完成日常事务,包括但不限于洗衣服、小金额购物、服药管理 | |
□分 | 4分:能完全独立计划、安排和完成日常事务,无需协助 |
3分:在计划、安排和完成日常事务时需要他人监护或指导 | |
2分:在计划、安排和完成日常事务时需要少量协助 | |
1分:在计划、安排和完成日常事务时需要大量协助 | |
0分:完全依赖他人进行日常事务 |
表 B.4 感知觉与社会参与评估表(续)
B.4.4使用交通工具外出 | |
□分 | 3分:能自己骑车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外出 |
2分:能自己搭乘出租车,但不会搭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外出 | |
1分:当有人协助或陪伴,可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外出 | |
0分:只能在他人协助下搭乘出租车或私家车外出;完全不能出门,或者外出完全需要协助 | |
B.4.5 社会交往能力 | |
□分 | 4分:参与社会,在社会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待人接物恰当 |
3分:能适应单纯环境,主动接触他人,初见面时难让人发现智力问题,不能理解隐喻语 | |
2分:脱离社会,可被动接触,不会主动待他人,谈话中很多不适词句,容易上当受骗 | |
1分:勉强可与他人接触,谈吐内容不清楚,表情不恰当 | |
0分:不能与人交往 | |
总计得分: |
B.5 老年人能力总得分
根据表B.1~表 B.4 的评估得分情况,计算老年人能力总得分,填写表 B.5。
表 B.5 老年人能力总得分
老年人能力总得分: |
附 录 C
(规范性)
老年人能力评估报告
C.1 一级指标分级 | C.1.1 自理能力得分: | C.1.2 基础运动能力分: |
C.1.3 精神状态得分: | C.1.4感知觉与社会参与得分: | |
C.2 初步等级得分 | ||
C.3 老年人能力初步等级 | 能力完好 能力轻度受损(轻度失能) 能力中度受损(中度失能) 能力重度受损(重度失能) 能力完全丧失(完全失能) | |
C.4能力等级变更依据 | 依据附录A中表A.5的A.5.11“昏迷”、表A.4的A.4.1“疾病诊断”和表A.2的A.2.14 “近30天内照护风险事件”确定是否存在以下导致能力等级变更的项目: 处于昏迷状态者,直接评定为能力完全丧失(完全失能) 确诊为痴呆(F00~F03)、精神科专科医生诊断的其他精神和行为障碍疾病(F04~ F99),在原有能力级别上提高一个等级 □近30天内发生过2次及以上照护风险事件(如跌倒、噎食、自杀、自伤、走失等),在原 有能力级别上提高一个等级 | |
C.5 老年人能力最终等级 | 综合C.3“老年人能力初步等级”和C.4“能力等级变更依据”的结果,判定老年人能力最 终 等 级 : 能力完好 能力轻度受损(轻度失能) 能力中度受损(中度失能) 能力重度受损(重度失能) 能力完全丧失(完全失能) | |
评估地点 评估人员签名 信息提供者签名 |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