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能力巩固提升年行动为主要抓手,着力筑牢制度基础、补齐办案短板、强化条件保障,加快构建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监督有力、服务优质的交通运输综合执法体制,为实施交通强国战略、推动全县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执法保障。
一、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行政执法能力巩固提升年行动和专项整治行动
1.全面开展行政执法能力巩固提升年行动。深入落实县委、市政府“三抓三促”行动要求,巩固“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和“补短板、促提升”专项行动成果,聚焦执法基础建设,以提升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素质能力为主线,全面开展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能力巩固提升年行动。不断提高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水平,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坚持放管结合,努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2.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统筹安排路政、运政、交通运输工程质量监督等重点执法工作,加大对涉及公共安全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严格履行法定检查职贵,加强重要节会期间综合行政执法检查工作,维护好交通运输市场经营秩序。
3.优化交通运输营商环境。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包容审慎”监管要求,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和柔性执法,杜绝过度执法,减少行政执法对市场主体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
4.提升审批服务效率。优化涉路施工审批流程,加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线办理权限,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优化大件运输许可审批流程,起运地交通运输局要主动担当作为,提升服务意识,认真履行对大件运输许可的现场勘验责任。
三、聚焦基层基础,持续提升交通执法队伍能力素质
5.强化执法业务培训。根据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部署,积极参加全省执法人员执法实务培训班,全面落实执法人员每周4小时执法业务与法规知识学习制度,做好执法人员知识更新和执法技能提升。
6.参加行政执法比武活动。积极参加省市各类执法队伍比武竞赛活动。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要及时组织好技能比武、选拔工作,并做好参赛人员训练保障工作,确保在比赛中取得佳绩。
7.加强执法基础建设。开展规范化执法示范队创建活动,按照“四基四化”建设要求,规范基层执法队的设施建设,统一执法场所外观形象和标识。采取急用先行、逐步规范的形式,推进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提高现代科技设备在交通综合执法领域的应用水平。
8.提升执法文书标准化建设。依照《甘肃省交通运输行政处罚文书制作规范》及运政、路政、工程质量等门类行政处罚案卷范本,提高执法文书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开展执法案卷评查,组织优秀案卷观摩,通过交流学习,不断提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文书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9.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加快推广应用全省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全省治超联网管理信息系统,积极参加专题培训班。加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部门学习交流,执法人员在日常执法工作中积极主动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尽快掌握系统各模块操作流程,逐步实现执法案件办理电子化。
10.持续推进执法规范化长效机制建设。在2023年工作基础上,加强指导督促,建立完善问题查纠整改、执法为民实践、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执法监督、抓源治本等长效机制。及时总结上报好的工作做法和成效。
四、坚持综合治理,不断提高治超工作效能
11.强化源头监管,加强治超信息平台应用。建立完善“重点货物装载源头单位”清单,将依法许可或注册登记且年产量5万吨以上的货运源头单位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加强治超联网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推动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安装称重检测和视频监控等设备,并接入省治超联网管理信息系统接受监管,从源头上杜绝货运车辆违法超限装载。
12.开展联合执法,推广非现场执法建设。积极联合公安交警部门和其他治超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开展货运车辆超限超载专项治理。完善交通公安联合治超执法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一超四罚”、失信联合惩戒等制度,
五、加强执法监督,扎实开展综合执法检查
13.强化日常执法监督。坚持监督检查和指导改进并重,提升综合执法和执法监督的质量,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不定次执法检查,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14.稳步推进综合执法检查。组织开展2024年度全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检查,细化考评内容和指标,对自查和迎检工作进行周密部署,落实考评结果反馈机制,对优秀个人予以通报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