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黄花乡紧扣“安全筑基、洁净提质”目标,整合力量、协同发力,同步推进倒伏树木清理、垃圾杂草整治及防汛隐患排查工作,以实际行动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筑牢汛期安全屏障。
靶向发力清障,打通安全“生命通道”
受前期强对流天气影响,乡内部分村社道路、公共区域出现树木倒伏、枝条断裂现象,不仅阻碍通行,更暗藏安全风险。乡党委、政府迅速组织乡村两级干部,携带专业工具奔赴现场。大家分工协作,对倒伏树木进行截锯、搬运,对悬垂枝干及时修剪,同步清理路面残枝落叶,确保道路畅通。针对靠近民居的危险树木,提前与农户沟通,制定安全移除方案,避免二次伤害。此次行动累计处理倒伏树木160棵,修剪危枝2000余处,保障了群众出行与居住安全。
全面清理垃圾杂草,擦亮乡村“底色”
围绕“清脏、治乱、去杂”主线,黄花乡掀起人居环境整治热潮。针对夏季垃圾易堆积、杂草生长快的特点,黄花乡组织保洁员、公益性岗位人员,对村内主干道、沟渠河道、房前屋后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杂草进行“拉网式”清理。通过划分责任区、明确任务量,确保清理工作无死角、无遗漏。同时,利用微信群、乡村大喇叭等载体,引导村民养成“垃圾不落地、杂物不乱堆”的良好习惯,共同维护整洁家园。截至目前,累计清理各类垃圾30余吨,清除杂草面积达30000平方米。
细致排查防汛隐患,筑牢安全“堤坝”
结合近期降雨天气,黄花乡积极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道路交通、河坝、排水渠、危旧房屋(特别是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住所)等重点隐患点进行“地毯式”巡查摸排。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及完成时限。同时,充分利用大喇叭、微信群、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和防汛知识,提高群众防汛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全面强化应急准备,对防汛物资进行盘点补充,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实时掌握雨情、水情、汛情变化,做到早发现、早预警,让防汛信息跑在汛情前面,为群众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
此次综合整治行动,不仅让黄花乡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更强化了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下一步,黄花乡将健全“日常巡查+定期整治+应急响应”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提升工作成效,让乡村既有“干净整洁”的颜值,更有“安全可靠”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