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冬小麦灌浆期,崇信县积极实施“一喷三防”项目,防范病虫害、干热风等灾害,筑牢小麦生长“安全屏障”。目前全县10万亩小麦已完成7.18万亩的防治作业。
5月22日,在锦屏镇平头沟村的连片麦田里,随着技术员启动遥控装置,一架架植保无人机同时升空,伴随着螺旋桨的嗡鸣声,雾化药剂均匀覆盖麦穗。
“一喷三防”是小麦生长中后期通过一次性喷施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等混配药剂,实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的综合农技措施,旨在提高小麦千粒重和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崇信县锦屏镇平头沟村村委会副主任关新华:“我们平头沟村共有小麦面积200多亩,今天通过“一喷三防”已经喷了70%,还有40余亩正在逐步逐块地进行实施。”
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调度出动62架次植保无人机开展“一喷三防”工作,作业范围覆盖全县所有小麦种植区,相较于传统人工喷洒,无人机作业效率提升20倍,农药利用率提高30%。
在科技助力病虫害防治的同时,天公作美送来“及时雨”。
5月21日下午到夜间,全县普降小到中雨,为更好掌握墒情情况,22日上午,崇信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在柏树镇闫湾村开展墒情监测。经数据测算整理分析,土壤重量含水量平均值为15.03%,相对含水量63.70%。其中,胡麻、冬小麦、地膜玉米重量含水量平均值分别为10.4%、15.72%、18.85%,此次降雨对当前旱情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
崇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助理农艺师信小兵:“下一步,我们将组织技术人员继续开展技术指导工作,同时动员农户进行抢墒补种工作。”